浏览: 日期:2020-05-18
Trick-or-treat,不给糖就捣乱,happy halloween!
每年的10月31日万圣节是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最受欢迎的节日。表示,万圣节乃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大家俗称的’鬼节’。
原本万圣节是起源于对于死者的纪念,然而在今天已经演变成一场盛大的狂欢,人们在改装易容、相互恐吓中享受着莫大的乐趣。那么在加拿大,人们是如何度过万圣节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万圣节的起源。
大概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凯尔特人以节日的方式欢送夏季的离开以及冬初的到来,通常会围坐下来一起吃晚饭,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同时也被看作’死人之日’。解释,即将过去的一年被称为’森汗节’,当时的人们相信这天晚上是阴阳两界交接的时刻,亡灵会出现吓唬生人,破坏阳间的安宁。这一天各种恶鬼出没,死去人们的灵魂也会离开身体,在世间游走,这一天的晚上也就格外危险。人们会把食物放在门口吸引有主的鬼魂灵魂,而为了吓走邪恶的鬼魂,凯尔特人会戴上面具。英国人和爱尔兰人在这个时候悼念他们死去的亲友。这些人相信,死去的灵魂会在这一天来到人世间,因此每年10月31日他们燃起篝火,举办盛宴以求好运。而凯尔特的教士则说在那晚可以预测未来,他们拿出一些食物施舍给穷人,并告诉他们未来的命运如何。
后来,大约在公元后第一个世纪中期,罗马人征服了凯尔特人的领地,两者的传统互相交融,这项追思已逝先人的传统也被保留了下来,在每年的10月底进行。介绍,万圣节的另一项内容就是祭祀罗马负责树木和果树的女神波摩娜,波摩娜又象征着苹果,因而又增加了与苹果相关的游戏。
在凯尔特人时代,10月31日晚,人们会戴上面具好让亡灵以为他们是同类而不伤害他们。爱尔兰及英格兰人后来开始穿着整套的鬼装怪服在万圣节晚上外出,他们移民到美洲后,万圣节的习俗又有了新的发展,诸如说神论鬼、占卜算命、连歌带舞,内容更加五花八门。
再发展下去,这一传统又成了孩子们化妆成鬼怪,在黄昏以后逐户登门要糖吃的游戏,如今人们都不缺糖吃了,万圣节最终变成了今天的’不请客就捣蛋’的玩意儿。
为什么南瓜灯会称为万圣节的必备道具?
南瓜灯成为万圣节的必备道具源于古代爱尔兰的一个故事。故事是说一个名叫杰克(英文:JACK)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杰克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杰克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杰克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杰克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徜徉。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Jack-O-Lantern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
此外,这个季节正是北美当地南瓜丰收的时刻,介绍,南瓜被雕刻成各式各样的人像或鬼头而出名,成为万圣节不可或缺的象征之一。
今天,加拿大把万圣节过成了儿童节。
当你看到加拿大人窗前和门口排起龇牙咧嘴面目可憎的南瓜灯笼,屋外拉起了巫婆、黑猫、鬼怪、尸骨及蜘蛛网造型,闻到空气中阴森恐怖的味道,就知道万圣节近了。
加拿大孩子把万圣节看得很重,在他们眼里,万圣节仿佛就是专门为他们而设的节日。一般晚上6点之前孩子们就出发,平日冷冷清清的街道上可谓’幽灵、鬼魂’四处游荡,’明星’、’大人物’络绎不绝,纷纷提着一盏被称作’杰克灯笼’的南瓜灯(现在都用南瓜型的布袋或印有南瓜图案的塑料袋代替了)走家串户,嘴里大声喊着’是给糖还是要来点恶作剧?’向大人们索要糖果等零食。
第二天,孩子们余兴未减,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互相炫耀昨日战果,看谁要的糖多。不仅如此,询问孩子们要糖也是老师当日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交融的加快,这个国外的节日也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在一些大型城市,一些成人以及孩子也会盛装迎接万圣节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