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 日期:2020-05-18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期盼,而这种’成龙’’成凤’往往被寄托在分数上,甚至被很多人看作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唯一因素。一些家长和老师以分数驱赶孩子前进,唯恐稍稍放松就会落后,害怕与其他人落下差距。殊不知,这在无形中折断了孩子们自由飞翔的翅膀,甚至一踏入社会,才发现差距的原因并不只有成绩!
那么,在孩子的成长中,教育该如何权衡分数与其他方面的发展?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成为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邓艳萍、专栏作家李月亮等人,给出怎样的答案。
再高的分数,也不能给你的人生打包票
——邓艳萍
我发现,每次和家长聊孩子,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都是亘古不变的:听讲认不认真,作业有没有完成,考试考得怎么样,排名进步了吗……
我感到有点悲哀,父母如此关心孩子的学习,但分数高的孩子,将来就一定能过上高配的人生吗?
No!再高的分数,也不会给你的人生打包票!
越是高智商的学生越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高情商
以前,我的班上有个男生,学习很刻苦也很冒尖,但生性好猜忌,总害怕别人碰了他的奶酪,不是怀疑甲打了他的小报告,就是怀疑乙偷看他的日记。我担心这种敌意会令他的处境非常孤立,于是就想约他的父母来聊聊解决办法,但几次都没有约到。
直到有一天,孩子的爸爸来开家长会,我们才总算对上话了。
他听完我对孩子的担忧,只客套了一句:’谢谢老师关心,明年就要中考了,学习不掉链子就好,性格是骨子里的事,要靠他自己悟。’
我听出来了,这位爸爸的话外音是:老师,您想多了,学习好才是王道!
后来,还没有等到中考,这个学生就由于人际关系紧张,开始厌学,继而逃学,最后甚至轻生。曾经,这个’无所谓爸爸’所不相信的剧情,都在这个优等生的生活里逐集上演了。
不得不说,越是高智商的孩子,越需要与其相匹配的高情商。
孩子的人生高度并不等同于他的分数线
有些功利的父母会认为,孩子的人生高度约等于他的分数线,所以鄙薄分数以外的所有指标。
以前班上有个女生,钢琴弹得行云流水,因为要准备迎新年文艺节目,我就希望她能担任钢琴伴奏。没曾想,她眨巴着大眼睛坦率地告诉我:我不想参加,我的期末任务只有学习!然后又加一句:我妈妈也这么说!
她笃定的眼神竟让我有点恍惚,我问她:抽点儿时间,就彩排一次也不行吗?她求我:老师,我只想期末考好!
好吧!
其实,我也承认考试重要,我也并不想勉为其难地让学生参与他们认为无趣的活动,但,’我的期末任务只有学习’这个推脱理由里面所包含的某种人生哲学,令我担忧。
我担忧这个从小就不折不扣地坚持’有用原则’,并以此为由拒绝集体活动的孩子,以后可能会被社会所嫌弃。
除了考试的能力还要有幸福的能力
前几年有个悲惨故事,新疆昌吉一个19岁的尖子生,患有轻度抑郁症,他在纸上列举了23个活下去和6个不想活的理由之后,最终从天台一跃而下。
他们都拥有考试的能力,却不具备幸福的能力,性格的缺陷,直接抵消了他们在学业方面的所有努力。
我想起英国教育家怀特海的那句名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再高的分数,也不能给你的人生打包票!
这个时代,分数很重要,但考分只是意味着你获得了某种参赛资格,分数以外的智能,才最终决定了你的人生际遇!
我听一个杂志社总编朋友说,他们编辑部有个做校对的小妹,系出名牌大学,还曾是上过报纸头条的文科状元。但干活粗枝大叶,为人清高自傲,偶尔加班赶稿,她就一直嘟着桃红小嘴。她除了学历那点儿资本,就再无有价值的筹码,所以一直没有升职。
可她总是抱怨啊!谁谁谁二本文凭才干了两年就鸡犬升天了,唯她一个堂堂的文科状元,命不好!
总编朋友感慨,这个校对妹妹在术业上不思进取,却把最好的青春都押给了这个状元称号,可惜可惜!
可是,谁会告诉她呢——出了象牙塔便是江湖,除了自己再没有人会回味你的过往荣誉,这个世界所要鉴定的,是你的能力和品性!
再高的分数,也不能给你的人生打包票!状元又怎样?
正如邓艳萍老师所说,再高的分数,也不能给你的人生打包票,甚至说分数高低只是人生的起点之一,至于终点的风景如何,是无法用分数来做保证。
无独有偶,在专栏作家李月亮看来:当你认为你引以为豪的成绩已经将其他人远远甩在身后时,殊不知除了成绩,你可能什么都没有。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各项指标的叠加,而成绩只是其中的小小一项,不要忘了,拉开差距的不仅是学习成绩,还有孩子的教养、友善、责任感、主动性、抗挫能力……
拉开差距的不仅是学习成绩
——李月亮
成绩掩盖了分数之外的差距
前一段时间有个妈妈找我咨询。她儿子从小就是学霸,一路重点学校,一直年级前三,最后保送进了名牌大学。可是大学毕业一年,他失业三次。前两次是没过试用期,第三次是自己估计通不过,主动打包走人了。然后他就拒绝再找工作,现在已经在家闷了快半年,整天打游戏到深夜,无节制地吃垃圾食品。
这位妈妈急得上火,偷偷打电话给儿子的前领导。对方也坦诚,说:’你儿子对工作不上心,好几次安排工作,他根本就不干,还没有任何理由,批评他一次,第二天人家就不上班了。而且他不太懂事,开会老呛领导,走廊里见了老总从来不打招呼,跟同事相处也不好……’
这些话让她很吃惊。她承认儿子确实有点自我,但没料到问题如此严重。她说:’我一个那么优秀的儿子,以前一直是我的骄傲,我也觉得自己是挺成功的母亲,但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呢?’
我倒觉得,事情肯定不是’一下子’变糟糕的。这个男孩子身上,肯定一向有些糟糕的特质,比如不善与人交往、不懂尊重他人、心理脆弱、责任心差……只是在大学毕业前统统都被成绩掩盖了。
社会才是检验一个人和家庭教育成败的最终标准
成绩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社会才是检验一个人和家庭教育成败的最终标准。而这个标准,是综合性的。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适应社会。
我在报社做记者时,带过很多实习生,现在大多连模样都忘了,只有一个姑娘,我印象深刻。她是香港人,大三暑假来交流实习。她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你好,我给你带了棒棒糖。’
我先让她看了一天报纸,晚上问她感受,她说有些标题跟香港报纸的风格不一样。然后给我举了几个例子。我觉得很有趣,第二天写了稿子,就让她取标题。她苦思冥想很久,饭也不吃,一举取了二十几个。
后来我让她试着写稿,她每次都特认真,两百字的稿子要查几十份资料。不过有时还是不过关,我得全部推翻重写。她也不难过,会反复看我的版本,总结经验,很谦虚礼貌地问我她的问题在哪里。
平时同事们在办公室聊天,别的实习生都是默默旁听,只有她会很恰当地加入,讲她的见闻和想法,她说话很好玩,常常引起笑声一片。
有一次我俩去找主任汇报工作,她走前面。到了门口,忽然缩回来,我问怎么了,她吐吐舌头,说’我看见主任正在聚精会神打喷嚏,我爸说不能打扰别人打喷嚏’。
她实习了一个多月,是唯一一个离开时已经能独立写稿的实习生,唯一一个让三位主任都记住了的实习生,唯一一个我舍不得放走的实习生。我至今认为,这姑娘无论在什么单位,一定都能做得很好,都会深受欢迎。
而她的教养、友善、责任感、主动性、抗挫能力,一定都有她父母的功劳。
记得她有一次告诉我,她爸妈每次打电话都会问几个问题:’今天有没有帮到老师?有没有认识新朋友?自己有什么收获?’
我想,能问出这些问题的父母,跟那些只会问孩子’有没有吃饱穿暖’的父母,一定大不相同。
真的爱孩子,就该在他离开你之前,教会他和世界相处的能力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其实每对父母也都知道,孩子总归要离开我们,走上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自己的人生。
我们可以在他年幼时提供舒适的生活、极致的呵护,但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总有一天,他要独自面对这世界,自己解难题,自己挡风雨,自己杀血路。如果你一直不肯放手,面对社会这片海,他刚一下水,就会出现巨大的排异反应。别人的毛毛雨,都是他的狂风暴雨,别人的小浪花,都是他的惊涛骇浪。他自私、冷漠、脆弱、没担当、不懂事……完全不适应社会。
友谊的小船就翻了,工作的大船就沉了,人生的巨轮也漏了。
他头破血流,你不知所措。
所以,如果你真的爱他,就该在他离开你之前,教会他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是你对他的最大帮助和保护。
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孩子能在社会上活得开心、顺畅、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才是作为父母的最大成功和最高荣誉。
家庭教育要着眼培养’终身竞争力’
——樊泽民 陈怡琴
孩子能’完整地’而非’完美地’成长,这才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在管教孩子的同时,我们努力给他自由,激发孩子的’超级爱好’,毕竟再乖的孩子也渴望拥有自己的自由世界。我们既给孩子物质的营养,更尽力给孩子精神的滋养,因为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既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更要在人格、情感、道德、思想和精神上引领孩子。
孩子们自由探索,才会更加自信
现在教育倡导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就需要鼓励孩子从小多探索,鼓励孩子品尝失败的滋味。家长要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自由,允许孩子犯错误,因为总有一天孩子要离开家长独自远行,独立地做出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决定。
孩子的手还很小,不要期望孩子能把事情做得完美,只要孩子愿意参与就很好。家长要多给孩子练习的机会,当孩子学会了新的生活技能会很开心,做事就更有信心。
多重视身体特长,孩子们才会适应多方面的竞争
有专家说,未来的00后、10后的竞争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竞争,更多的是眼界、经历、视野、创新能力、体能等多方面的竞争。人与人之间有竞合,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竞合。
在全球化时代下,只懂得奥数,不懂得与人博弈,似乎不太能适应时代变化。如果在孩子成绩过得去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一点符合身体特长的技能,适当多参加一些体育比赛,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他们的心智禀赋,孩子会终身受益。
给孩子多一点鼓励,少做些比较
孩子需要家长的鼓励,但不能只是说’你长大了’。家长要多注意批评孩子的方式,可以批评孩子做错的事,但不要否定孩子这个人。不要总让孩子将做过的事返工,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他们因此会主动退缩,减少努力做事情、多尝试的信心和积极性。请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作无谓的比较,无谓的相互比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自我完善。
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素养、学习智能和身体机能,倾心培育探索精神。真正的教育是人格的教育,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根本,这才是在提高孩子的’终身竞争力’。
成绩即一切?高分万能?网友们怎么看
在孩子们的人生成长中,是分数重要?还是品行、体能等等重要?这个问题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共同需要面对的,也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家长们,面对当前教育中家长和老师们’分数惟大’的现象,网友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光重分数,是鄙陋者所为
’鄙陋者因其鄙陋难与谈心性,谈久远,谈绵薄之功,谈本末正置,谈百年树人,谈春风化雨,谈雨润无声,谈惟何为大。位次位次,名校名校,可哀可矜~’
这是一位网友发出的沉痛心声。
尽管我们身边也不乏开明的家长和教师,但这种’只争分数之多寡’的风气的确影响了部分家庭和学校,这也是今天我们的教育所应该反思的。
懂得做人,比会学习更重要
’谦逊地做人,比分数更重要。’
’学习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品行更重要!’
……
这种说法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留在学校和家庭的象牙塔中,一旦走入社会,对他的评判是多方面的,尤其是看他的心态、德行和做人处事的方式。俗话说,要成材,先成人,不懂得如何做人,孩子们也难以融入社会。
’唯分数为大’之风不可再助长
批判之余,很多人也对此做出了反思,尤其是对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父母和老师,甚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伴随着孩子成长的始终,他们的言行举止和观念想法直接决定了孩子成长的方式。因此,父母和老师们所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将自己的期待压在孩子身上,更不是一味以分数和成绩高低作为孩子们奖惩的依据,他们也必须明白,孩子们自己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