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ay代写,代写assignment,paper代写,代写留学作业,英国作业

导航切换

QQ:
153688106

二维码

当前位置:主页 > 特别推荐 > 代写assessment >

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一切值了!要拼了努

浏览: 日期:2020-05-18

小编上周听朋友说,要努力挣钱,孩子马上要考高中了,拼命工作赚钱,竟然要把孩子送出国!!作为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可以理解!让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独自到国外读高中这件事总归是令人担心的。大多数家长考虑的是读美高在下面这几个关键词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青春期、未成年、生活自理、心理成长、亲子关系’。

而Shirley是本文的主人公,这个来到美国三年多的女孩,在下面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美高生活对她的成长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一起和小编一探究竟~

’去美高就读’是国际化教育之路的主流选择之一,但几乎每个美高学生都会遇到适应、独立、文化差异等方面的问题。今天的文章中,在美已3年多的Shirley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Shirley目前在TOP50美高The Williston Northampton School的12年级就读(该校每年只招4个中国学生,托福最低要求100),也是书籍《花开彼岸—我们在美国读中学》的主创之一。

排名在全美TOP50的学校The Williston Northampton School位于麻省,这是它的开学典礼

一晃眼,我已经在美高呆了三年有余,是一名正在等待大学offer的senior了。这几年里,亲戚朋友们总爱问我:’去美高,你后悔吗?’而我也总是不假思索地说不。事实就是如此,当我回顾在美国的这些日子,我不曾后悔。

但这可能不是每一个美高学生的心声。我身边的不少朋友,从初来乍到的freshmen,乃至于’老江湖’的senior,都或多或少有一种迷茫的状态。这种迷茫来源于几点:

许多美高都在’荒郊野岭’里,自己的生活并不是很有意思/意义。

美高的学习方式和国内差异很大,多出的自由和空闲让人无所适从。

由于文化差异,社交局限等等因素,很难融入美国的社会。

个人收获与家庭付出的财力精力不对等。

不知道未来自己要干什么……

这些犹疑的语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实反映了一大部分留学生的心理。

而我,则想通过我个人的经历和这几年的观察,谈一谈美高的意义和乐趣。希望各位即将踏上美高行程的同学们看完之后,会少一点迷茫、多一份动力。

冬季校园

美高=荒郊野岭,生活枯燥?

美高生活,概括起来便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的高中是一所两三百人的寄宿校,坐落在麻省一座不知名的小镇上,离波士顿和纽约均有两三个小时的路程。生活里没有什么五光十色的商业街、种类齐全的餐厅,附近甚至没有电影院和星巴克,听起来确实泛善可陈。

要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是一种能力。

只从环境上来讲,你可以试着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从初春的第一支花朵,到秋天的最后一片落叶,从夕阳西下时天边的灿烂红霞,到冬季夜幕上的点点星光,这些细节都可以是幸福的来源。

这里或许没有摩天大厦,但却有一家安静的放着爵士乐的书店;

这里或许没有霓虹灯和三百六十五天不重复的美食,但却有与知心好友坐在湖边分享冰淇淋的静谧。

从心态上来说,常被学生吐槽的’村’也可以是件好事。水土养人,环境造人。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愿意承认,但在十几岁的年纪,我们最需要的并不是去体验都市的光彩夺目,而是努力沉淀。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内心,找到自我,而不是迫不及待地去探索过于繁杂的外在世界。

试着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左起:小镇上的咖啡店;红叶掩映下的chapel;小镇上的湖泊

讲件令我很快乐的事吧。前几周的一个星期日早晨,我坐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咖啡店里,店里人很少。进来了一对老夫妻,点完单后,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和着店里悠扬的音乐,旁若无人地跳起舞来。他们的脸上有着甜蜜的笑意,身边环绕着源于岁月的温情。那一幕让我觉得,我热爱这座安静的小镇。

美高=无所事事,虚度光阴?

除了环境的转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特别是体制内初中的学生),美高的学习制度也有了翻天覆地的不同:

不再有从早七点到晚六点的课表;

不再有成堆成堆的考卷霸占生活的空余;

甚至也不再有一整个班集体的同学和自己一起奋斗和打闹了。

那么,那些多出来的时间,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也许打了很多盘的游戏,也许以光的速度刷完了新番或者美剧,却在黑屏的那一刻感觉到内心的快乐戛然而止,生出的空隙被迷茫和空虚侵占。或者,谈了一场速食时代的爱情,明明昨天还在初中的教室里暗恋着邻座,今天忽然不明不白地开始了暧昧和状似甜蜜的关系……

长久的喜悦,还是要静下心去找。

● 首先,利用好美高高自由度的学习模式

在这里,只要你想,学习可以是一件自主的、有选择的、快乐的事。

从小到大,我都是个所谓的’模范学生’。到了初中,我的心一直在尖叫:’天哪,我的人生真是太无聊了!’每天都是刷题,刷卷,被动地学习着语数英物化史政生。哪怕这些科目本身是有趣的,初中刻板的教学和题海模式都让它们变得索然无味。

我找不到意义。为了成绩,为了排名,为了好大学,为了好工作?我并不想要那样的人生。

美高的课程固然也有无趣的地方,但自由度始终是普高不可比拟的。

以我今年的课为例,一共六门,我选了三门英语:ap literature(ap文学), creative writing(创意写作),和journalism(新闻)。在ap literature课上,我们刚刚看了加穆的异乡人,算得上是我最近两周的精神高潮。你爱艺术,便去上艺术课。你爱social science,何不试一试犯罪心理学。你爱音乐,便去参加chorus。你想做independent study,美高便有scholar课。重要的是,选择权在你手中。

我今年的课表。除去AP英语文学、创意写作和新闻学,我还选了AP心理学、AP统计学、离散数学

● 其次,美高给了我们比国内充足太多的时间去发展我们的兴趣

再说我自己,对吉他的喜爱是从初中就开始的。出国前,由于就读于一所学业压力较大的学校,并没有很多时间。美高不同,美高让吉他成为了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虽然技艺并不算精进,但我乐在其中。

阅读,也是爱的。2017这一年,我看了30多本课外书。从小说、传记,到诗集,从武侠、历史,到人文,每一天,阅读都在惊艳我。

在书里读过一句话:

音乐不是为了和他人竞争,而是为了让人享受人生而存在。即使是竞争,胜负也早已分晓。谁能够乐在其中,谁就是胜者。

仔细一想,这句话对每个兴趣爱好都适用。

我和我心爱的吉他

● 最后,美高确实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前提是你愿意去尝试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你可以选择探索。我来列举下我在美高这几年都尝试过些什么吧:Tennis, Squash, Dance, Robotics, Music intensive, Newspaper, Literary magazine, LGBTQ parades, Community service, costume design…

我知道,I’m all over the place.(我有点太’朝三暮四’了。) 但是呀,同学们,高中和大学前两年几乎是最后一个让我们为所欲为、尽情探索的阶段了。

’有些事不做这辈子都不会做了。’

话虽不绝对,但有道理。

美高=离家远,融入难,朋友少?

嘿,你并不是唯一一个这么想的人。

你记得吗,你只有十六、七岁,也许这是你第一次离家这么久,也许这是你第一次与他人合住,也许出国这整件事对你来说都是突然的、稀里糊涂的。说到底,我们都是还未完全褪去孩子气的少年,我们都会不安,都会彷徨,都会在某一个瞬间无比想要被人理解,被人拥抱,被人安慰。

你真的不是唯一一个。

哪怕我是senior了,我满十八岁了,我来美国三年多了,我也会有失措的时候。比如在某节英语课上,整个班的人都笑了,只有我一个人连他们在讨论的那个单词都没有听懂,只能强装自然地跟着笑。比如有些特别冷的冬天的晚上,十点钟从图书馆走回宿舍,一个人走,四周空得连星星都没有,就会突然间有一点失落。这些感情都是真实的,没有必要去否认,去回避。作家Colum McCann写:

Do not be afraid of sentiment even when others call it sentimentality.’(不要害怕自己的情绪,即使别人说你过于感伤。)

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矫情,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是我想要拥抱的东西。

知名作家Colum McCann曾经来我的学校访问和授课

不要自己扛着,不要憋在心里。最近常常听张震岳的《很难》,他唱:’有时候想把自己关起来,还是学着把心门打开。’如果你主观上拒绝了被了解,哪怕别人想要接近你也会觉得很难。

不要操之过急,不要用力过猛。融入和交朋友都只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你当然可以主动一些,活泼一些,但你要知道,我们最后都只会和真正气味相投的人成为朋友。更不要伪装自己去迎合别人,短暂的愉悦之后只会有很多的心累。

我呢,过了三四年了,如今的朋友圈依然还是中国人和其他亚裔。我不觉得自己这样不好,更不觉得自己没有融入。我喜欢我身边的朋友,我想我的朋友也都喜欢我,舒服,便够了。这是每个人的抉择。

当然啦,我也经历过很多挣扎。曾经有好长一段时间觉得学校里找不到交心的朋友,天天抱着手机和初中同学聊天,独来独往,连食堂都不愿意去。

友谊这种东西,其实是需要缘分和等待的。若是感觉孤单,便去做一些充实你自己的事,你心里有了东西,你自然就会快乐。而在这个过程中,适合你的人也会悄然到来吧。

我(左)与来自日本的好友

家庭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到底学到了些什么?

有人说,出国留学是件亏本的买卖。别的不提,就是每年扔进去的学费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本。而事实是,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回本。

我有时候也会想,我到底学到了些什么呢?好像来了美高以后——

先是花了好多功夫克服想家和孤单;

花了好多功夫思考文化差异;

接着又开始寻找个人兴趣,弹着吉他看着电影读着书写着诗,再也没有像中考那会儿那样努力拼过。

敢情父母花了那么多精力和财力,还要忍受着和独生女儿远隔重洋的生活,就是为了让我来美国创建自己的理想乡的?

值不值得,其实我也没有想明白。却又觉得去计较值不值得太过傻气。

还记得2014年决定出国的时候,外婆是老人里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的。她说,年轻人就应该多出去走走。外婆是从小带大我的,与我最亲,为我也是她唯一的外孙女。外婆当然不是放得下我。每次和她打电话,她都开心地像个小姑娘,絮絮叨叨地和我讲我小时候的事。每次我回国,她抱我,我就会意识到原来我已经比她高这么多了,原来外婆的身子这样瘦。

但亲人就是想给我们最好的,想每天都能看到我们的笑脸,又想看我们飞得很高,很远。

初中的时候经常和母亲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现在学会了好好相处。

从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现在能做点小菜,哄父母高兴。

小学为了要单独坐公交车,和家人抗议,如今自己到处走走旅游,他们也逐渐放心。

从什么都憋在心里,逐渐打开心扉,然后再像朋友般平等的沟通。

左图是自己做的菜,右图是我们在为音乐剧做演出服

出国前,老妈说,希望我去美国以后能变得更活泼一些。那时候的我,在她眼里,是个过分敏感和脆弱的小孩。这几年,随着我心态一点点变得平和乐观,她也越来越幸福。

老爸喜欢和我’上课’,讲历史、文化、时事,虽然我总是听过就忘,现在总算能提出一些自我的观点,他很欣慰。

他们说,希望我能学会足够的东西以后能在社会立身,同时又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志向所在。

最重要的,是希望你开心。

听老妈讲过一件事,是她的朋友。一对夫妻把他们的女儿送到了上海浦东机场,也是去美国读高中。一路上欢声笑语,叮嘱混着打趣。女儿进了登机口,夫妻两人坐回到停车场的车里。丈夫忽然趴在方向盘上哭了起来,一个四十来岁的大男人就那样眼泪掉个不停。

我们离家离得这么早,心里对家都不免还怀揣着复杂和别扭的情愫,甚至是叛逆。选择送我们走的时候,父母却清楚明白对我们的爱的真切。

而当我们忙着迷茫的时候,我们身后的家也从来没有动摇过。’最重要的,是希望你开心。’

所以,思考付出和收获的对等大概是无意义的。思考如何回报父母更是无意义的。家的付出不是负担,而是祝福。

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

我书桌前的便签和母亲与我的聊天记录

每个美高生,都是大梦一场的董二千先生?

有一首歌叫《十万嬉皮》,歌词里唱了个喜欢做梦的董二千先生:

’敌视现实,虚构远方,东张西望,一无所长,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不能测字,武不能防身。’

多多少少都会有那样的时刻吧,觉得自己一无所长,一事无成,没有什么很热爱的东西,没有什么想追逐的梦想,对未来感到彻底的迷茫。

相信我,这没什么。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船行在海中,水流总是时而湍急,时而平缓,望不见明确的路线。

相信我,先脚踏实地地去做你手头的事,该来的答案,有一天会来。

一年前,我还对未来毫无概念。

半年前,我构想的大学专业是literature,但又迷茫着,怀疑着自己的才华和决心。

几个月前的某一天,我忽然觉得我想学心理学。就在这个念头产生的一瞬间,从小到大发生的很多事情都串起来了,它们都不再是独立的事件,而是一排隐藏的多米诺骨牌,都是为了在这个瞬间把心理学推到我的面前。

有个学长曾和我说过。考虑一个专业适不适合自己,有三点。

你是否对它感兴趣。

你是否有能力把它学好。

在你眼里,它是否有意义。

现在的我,非常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 但是,谁知道一个月后的自己是不是又会再次迷茫?

或者,我抱着心理学坚定的走了十年,又在28岁的时候,忽然迷失了方向?

又或者,我此时此刻的确定只是一种错觉?

也许你发现了,去纠结并没有意义。既然坐于船中,一不能跳入海水,二不能望见海岸,那还不如好好欣赏沿路风景,等候自己的朝阳升起。在等待的过程中,创造独特的经历。

一口气码了四千字,也许都是愚见,但至少还算真诚。

关上文档,我该去继续修改我的大学文书了!(部分内容来源爸爸真棒,小编诚意推荐)